为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助力研究生成长,9月3日晚,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在艺术楼A122设计馆举办了以“建筑梦想,设计未来”为主题的研究生导师学术沙龙。本次活动由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康信辉主持,多位导师倾情分享,为即将开启科研之旅的2025级研究生新生们送上了一堂生动的“学术第一课”。

活动伊始,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周志仪致欢迎辞。他代表学院向2025级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学术交流是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深化研究的重要途径。他鼓励同学们积极融入学院的学术生态,主动与导师互动、与同行碰撞,在思想交流中明确方向、收获成长,为个人研途奠定坚实基础。

陶洁副教授首先围绕“工艺美术研究方法”进行分享。她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切入,系统梳理了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经典方法,并结合自身教改项目,生动展示这些方法在真实课题中的应用场景,为新生即将开展的学术探索提供了清晰、实用的入门指引。

魏阳阳老师则以“大设计,‘大’智慧”为主题,带来一场富有启发的科研思维训练。他提出学术三个“大”理念,尤其强调“动大脑”——方法往往比努力更重要。通过直观的逻辑图谱,他拆解了从发现研究问题到得出科学结论的全过程,涵盖视角建立、理论假设、问题提出等关键环节,并贴心推荐了文献检索、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实用工具,帮助同学们更聪明地做科研。

张嘉新老师聚焦“学术论文阅读与创作”,指出优秀论文需兼具选题有趣、方法新颖与社会价值三大要素。他鼓励同学们保持广泛而高效的文献阅读习惯,并融入独立批判思考;同时,他还介绍了人工标注、多模态大模型等前沿研究方法,并通过城市安全感评估等实际案例,展示高水平论文的生成逻辑与发表路径,为新生的学术写作注入信心。

活动尾声,康信辉对导师们的无私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并勉励新生将所学所悟转化为研途动力,勇敢探索、持续反思、积极实践,尽快融入研究生新角色、新状态。
整场沙龙聚焦科研入门、方法训练与论文写作,内容充实、深入浅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价值,在温馨而开放的氛围中为2025级新生搭建了与导师对话、与科研相识的第一座桥梁。
愿2025级每一位新同学在此扬帆启航,脚踏实地、博学笃行,在南大建筑与设计学院书写属于自己的崭新篇章!
图片:祝昆皓
编辑:胡思远
审核:康信辉 陈瑞麟 胡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