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身体会红色文化精神,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南昌大学资环学院螺旋之阶暑期实践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于2019年8月2日至5日赴上饶市怀玉乡开展“红色之源,绿色之家”主题宣讲活动,在上饶市怀玉乡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前往当地多个红色文化旧址及纪念馆参观学习。
8月2日,实践队成员共6人在怀玉乡先后参观了怀玉苏维埃旧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碑与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不仅了解到怀玉苏维埃政府成立的历史渊源,还跟随着纪念碑上的抗日行军路径与简介重温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光荣事迹。行程的最后,实践队成员来到清贫园学习方志敏同志的生平事迹,并阅读了《清贫》全文碑刻。在方志敏同志先进事迹的鼓舞下,全体实践队成员在清贫园方志敏雕塑前,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再一次提醒实践队成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义务,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将红色革命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
通过学习当地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实践队成员深刻体会到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党员,我们应当从红色基因中汲取精神力量,永远保持对信仰信念的坚定执着。
8月3日上午,实践队队员在怀玉乡风景区进行垃圾分类科普活动。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垃圾分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时尚,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顶着炎炎烈日,同学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景区现状相结合,通过发放自制垃圾分类知识手册和认真讲解,与来往的游客进行充分的交流,从理论知识的讲解到现场引导游客进行垃圾分类投掷,正如同学们口号宣传的那般,“垃圾分类益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 垃圾分类,大家一起行动。
垃圾分类关系千家百户,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在这两天的活动中,虽然头顶炎炎烈日,汗流浃背,但是我们的队员从不说一句苦,道一句累,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正在为社会绿色发展尽一份力。
8月3日下午,为深入了解我国“脱贫攻坚战”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目前农村地区的脱贫情况,实践队队员在乡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拜访了玉峰村和洋塘村共计18户贫困户,实地走访送上生活用品以及相关文具等慰问品,并通过现场座谈形式,了解贫困户生活情况,鼓励留守儿童认真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关于脱贫的相关措施,玉峰村的“三对一”帮扶机制直观的使我们更近距离的感受到我国在精准扶贫上的巨大努力,三个脱贫干部负责一户贫困户,这一措施让贫有所依,难有所助不是纸上谈兵,扶贫工作落实到点,包含方方面面。
8月4日,实践队队员在怀玉乡洋塘村进行垃圾分类科普宣讲活动。今年7月14日,农业农村部发文:垃圾分类,农村也要有行动。我们身为资环学院的一员,保护环境是我们肩负的使命,垃圾分类宣讲针对农村的老百姓来说意义非凡,在当地村委会的协助下,我们在洋塘村活动室开展垃圾分类宣讲会,吸引了众多村民到场参加。通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同学们播放讲解视频,发放宣传手册,认真地与村民们交谈着,宣讲现场秩序井然,气氛热烈。队员以目前上海的垃圾分类政策为切入点,突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组成成分和处理方式的不同,为村民答疑解惑,并提出“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处理方式,得到大家的一直赞同。
垃圾分类不是哪一方面的事,需要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做努力,一起为绿色发展作贡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大家携起手来,将一件一件“垃圾分类”的事情办事做好我们就能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8月5日,实践队队员在脱贫扶持产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学习洋塘村百亩香榧园,白茶园,以及梨树园等,这些产业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土地资源以及优异的气候环境,把生态有机农业理念带到大山中,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来源,其中玉山香榧在当地政府以及企业的发展下,已于2018年获农业部批准,正式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视为玉山县极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每年可为洋塘村村民创造20余万元的收入。而玉峰村则依托当地旅游业不少贫困户自家经营起民宿,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水平。
8月5日,实践队队员在脱贫扶持产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学习洋塘村百亩香榧园,白茶园,以及梨树园等,这些产业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土地资源以及优异的气候环境,把生态有机农业理念带到大山中,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来源,其中玉山香榧在当地政府以及企业的发展下,已于2018年获农业部批准,正式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视为玉山县极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每年可为洋塘村村民创造20余万元的收入。而玉峰村则依托当地旅游业不少贫困户自家经营起民宿,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水平。
通过此次扶贫走访实地调查,实践队成员感受到国家在脱贫攻坚战中付出的巨大努力,“精准扶贫“的含义在逐步深化,扩展,我国全民脱贫,将指日可待,而我们作为新一代年轻人,更要牢记使命,关爱孤寡,助力扶贫,在实践中践行青年一辈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红色之源、绿色之家”暑期红色筑梦活动从垃圾分类知识科普,红色文化学习教育,脱贫攻坚等方面入手,积极响应了党和国家的号召,进一步提升了自我党性修养,深入了解了我国在脱贫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为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推动垃圾分类政策做出了贡献,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体现了作为当代高校研究生回馈社会的决心。
资环学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