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4日晚19时,在南昌大学人文学院的盛情邀请下,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主任虞和平教授在人文楼A252做了题为“读书与研究——以清末民初轮船招商局改归商办的研究为例”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主任张芳霖教授主持,历史系数十位师生到场聆听。
虞和平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轮船招商局由官招商办到官商合办再到完全商办的趋势;随后依据史料,对邮传部与招商局董事会之间数次博弈展开了精彩的论述,详尽的展现了轮船招商局改归商办的历史过程;最后,虞教授以其深厚的史学功底,睿智的思维和严谨的逻辑,指出轮船招商局完全实现商办,“并非时革命带来了成果,而是与新政府博弈的结果”,并且总结提炼出其“典型性、时代性、体制性”的历史意义,对轮船招商局这一老对象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也对广大师生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方法论的启示,使得与会师生都获益匪浅。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针对同学们的提问,虞教授也认真严谨地一一解答。其中,对于熊顺成同学“清末对待外国势力从俯视到平视再到仰视”的问题,虞教授指出,研究清末对待外国势力的态度,不能简单的从时间上分析,更应该考虑不同人所属的不同阶级进行分析论证。
最后,张芳霖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张教授对于虞教授此次到访再次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感谢虞教授的讲授与指导,最后期望同学们学习虞老师治史的态度和方法,做好历史研究。
虞和平,浙江宁波人,1948年生。197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76-201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1995年起历任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副所长;1997年评为中国社科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种津贴;2012年从中国社科院退休。现任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宁波大学包玉刚讲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国现代化史。迄今,已出版著作18种(含合著)、资料和文献整理9种、译著3种,发表论文127篇,共计自撰论著840余万字。所著先后获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江苏省迎接党的十六大优秀读物一等奖。
本次报告会由我校社科处、人文学院共同主办。
人文学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