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系风采
人文学院邀请南京大学所长、博士生导师赵宪章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18-01-02  来源:  南昌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浏览:

           


    2017年12月29日下午,著名学者,现任南京大学美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文系主任,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赵宪章教授受邀在我校人文楼二楼B229会议室举行了题为《“文学图像论”臆说 》的学术讲座,全体中文系研究生到场聆听。讲座由南昌大学社会科学处、人文学院主办,由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所长李洪华教授主持,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全体研究生参加本次会议。
    本场讲座陈春声教授通过几个方面向在场学生讲述。第一个是交代文学图像论的研究背景与相关问题。赵教授从“图像时代的负面影响及其符号危机”和“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的历史和前瞻”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值得注意的是,对“图像符号和语言符号”存在的文学界的担忧与焦虑和思想文化界的反应是赵教授进行课题研究的关键原因。第二个是介绍文学图像论的观念和方法。文学图像论最早启发于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中的一句话:“语言”和“世界”在逻辑序列上有着同型结构,核心是阐发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与视觉图像之间的逻辑关系。文学图像论的命名由来及其文学馆,赵教授强调,语图符号的对读与比较是文学图像论的研究核心要点,也最具研究价值。第三是介绍图像再现语象的主要图式与方法。图像再现实是潘诺夫斯基以来西方图像学的核心概念和中心话题。通过诗与画的比较,产生了“应文直绘”、“旁见侧出”、“语篇重构”、“喻体成像”、“统觉引类”五种维度。第四介绍作为作家或风格研究的语图对读和比较(以鲁迅为例)。赵教授进一步提出了鲁迅小说非常注重色彩描绘、鲁迅语象的主色调是黑白对比、鲁迅语象和版画图像的统觉共享的三大特点。赵教授“文学图像论”为中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从理论和文本实践双向分析 ,使在座的师生对此产生了强烈共鸣。
    总的来说,在讲座中赵宪章教授紧紧围绕“文学图像论”进行深入讲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全体研究生具有启示意义,对于如何看待“图像符号”和“语言符号”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为研究鲁迅提供了新的角度。
    赵宪章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文学与图像研究,是我国图像与文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出版学术著作 《文艺学方法通论》 、《西方形式美学研究——关于形式的美学研究》 、《文体与形式》 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发表学术文章200余篇。
    人文学院摄影报道

版权所有©2011 南昌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联系电话:0791-83969346 传真:0791-83969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