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上午,日本著名历史学家,曾任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龙谷大学、中山大学教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亚洲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滨下武志院长受邀在我校人文楼二楼A252举行了题为《我与海关史研究-中国海关史研究与我》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刘杰老师主持,由南昌大学社会科学处、人文学院主办,人文学院历史系全体研究生及其他历史爱好者参加本次学术报告会议。
首先,刘杰老师对华中师范大学滨下武志院长做了详细介绍,滨下武志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社会经济史、东亚经济史、东南亚华侨华人史等。滨下教授著述甚丰,主要有:《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香港:亚洲的网络城市》、《朝贡体系与近代亚洲》、《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在目前中国海关史和中国经济史均有很高的学术地位。滨下教授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他先后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美国康奈尔大学、香港大学任客座研究员、客座教授等,并任日本社会经济史学会理事、《社会经济史学》编辑委员,英文国际亚洲研究学报主编、日本亚洲政经学会理事及日本华侨华人学会顾问等。2017年当选美国人文及科学院外籍院士。
其次,滨下武志教授以《我与海关史研究-中国海关史研究与我》为题开始了自己的学术报告。滨下武志教授的报告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详细的交代了朝贡到海关的历史背景,指出全球化下中的多样区域网络中繁荣区域关系多且优以及全球区域网格化趋势,为进一步了解历史背景,还可以查阅有关西班牙、葡萄牙、东印度公司、外交文书、琉球历代档案、海关资料、方志等史料,滨下武志教授还从海洋利用的官方统治、民间统治、官方利用、民间利用、租赁五个方面介绍其构造,得出朝贡和海关的关系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条约关系;2.滨下武志教授从地方海关历史研究资料和外国税务司制度两个方面介绍海关资料研究。3.阐述了海关资料与地方市场的关系是地方市场与全球化紧密结合,滨下武志教授推荐有关海关报告的地方历史资料去进一步理解此种关系。
最后,刘杰老师主持师生互动环节。林周聪同学以“您能具体说您和海关的关系是什么吗,用一句成语概括就好?”对滨下武志教授进行了提问。滨下教授胸亲切的回答这位同学“我和海关的关系是骨肉相连密不可分的,对海关的深入研究是我的兴趣所在,对于弥补中国近代海关史具有重大价值”,深得在场同学的认可。接下来滨下武志教授与会场的同学进行了其他话题的热烈对话,并且热烈欢迎在场的同学们去东京大学学习游玩。
本次学术报告在滨下武志教授热情洋溢的报告和与学生互相交谈中顺利结束结束,在场师生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史和海关史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很好地夯实了历史学专业知识、为历史系研究生往后的学术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人文学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