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记者樊海银、吴宇琪讯)2024年5月25日16:00,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学术讲坛第74讲在人文楼A255成功举办。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曹秀玲教授应邀莅临我院讲学。中文系徐阳春教授、刘小川副教授、张静副教授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语言学硕博研究生一起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刘小川副院长主持。
本次学术前沿讲坛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厚积薄发,深入浅出——谈汉语本体研究与教学的结合
第一,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特点问题。曹教授指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同频共振,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呈现出三大特点:学科归属的两可性、学科框架的兼容性、对语言本体研究的依存性。
第二,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曹教授认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当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结构:扎实学识、教学技能、外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等。知识、能力、素养,三者缺一不可。
第三,国际中文教育的转型升级、扩容增效问题。曹教授表示,未来汉语学习需求将愈发旺盛,但全球化进程放缓甚至逆全球化的趋势可能会对传统课堂教学、来华留学规模造成一定冲击,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第二部分:数量到情态——汉语分数来源副词的功能分化途径与机制
曹教授简单介绍了《汉语“X数分”“X数成”的功能与演化》一文的研究缘起、“X数分/成”的语法功能、“X数分/成”的数量表达特征、“X数分/成”的功能分化路径、“X数分/成”的演化机制等。曹教授强调要从教学的细微之处去发现语言的现实问题。
最后,曹秀玲教授详细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徐阳春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
本次讲座深化了同学们对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认识,也为开展语言研究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