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文本,崇文致远,本着为研究生学术研究服务的宗旨,2018年1月11日,人文学院在南昌大学人文楼B229会议室顺利举办第二届南昌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论坛。本次讲座由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主办,人文学院历史系承办。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全体历史系研究生参加会议。讲座由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主任张芳霖教授主持。
首先,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主任张芳霖教授致开幕词。张教授在开幕词中指出历史系研究生论坛的宗旨是为研究生学术研究服务,希望在场的各位同学能在此前准备的基础上将自己要表达的观点表达清楚,更希望大家借此机会营造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
其次,上午10:00-12:00,历史系研究生论坛第一场论坛正式开始。楚宜同学以《 乱世棘途:国民政府与南浔铁路的“国有化”》为题对民国时期铁路国有化的问题展开了论述;熊顺成同学以《关于商鞅“逃亡”文献综述》为题对自民国以来对商鞅流离失所的文献资料进行了大整理;何辰波同学以《因地制宜,独辟蹊径-王枕心的乡村建设理论研究》为题深入浅出的探讨了王枕心的乡村实践中所得出的理论;第一场论坛的最后一位同学应晓燕则以《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与苏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题分析了国民政府的经济体制。
再次,下午14:00-17:00,历史系研究生论坛第二场论坛正式开始。朱知非同学以《历史学视野下宋代美术史研究》为题与在场师生探讨了宋代美术的演变和发展历史;李秋香同学以《宋学的“江西气象”》提出江西文化在宋代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并进一步提出“江西文化自信”的说法;王竞秋以《构建“数字、数据、资源三位一体”的档案开发利用新模式》与在场的师生探讨了新时代下如何创新档案开发利用繁荣模式,吸引在场师生眼球;段蓝宇同学以《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嬗变-以江西地区为例》为题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近代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第二场论坛的最后一位同学范静则以《责任与困境:抗战时期江西教育的督学群体》为题辩证地论证了抗日战争时期江西教育的督查体制的机遇和挑战。
最后,张芳霖院长和廖艳彬老师先后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张院长表示本次论坛大家准备的都很充分,为各自论坛的题目也是论述清晰,条理清楚,逻辑分明,但也存在不足,希望下次论坛所有同学都可以将准备好的资料给在场同学发一份,以便大家更好的投入论坛。廖老师则表示第一届南昌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论坛也是去年这个时候举办的,可以明显感觉得到本次论坛无论是论坛选题、论坛安排、论坛观众及论坛的深度都比去年进步不少,并希望大家可以保持学术研究的劲头,坚持自己的学术研究兴趣,期待第三届南昌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论坛大家更加优秀的表现。
人文学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