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16:00,人文学院邀请海南师范大学张惠英教授在人文楼A255开展了题为《方言和地名》的讲座,讲座由胡松柏教授主持,人文学院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张惠英教授首先从研究地名的原则和方法出发,并以“个”的古音为“家”、“扒”的古音为“坝”做例子,讲明了研究地名的方法是寻音探义,即从同音假借中看出字音来源,从字形结构中探测音义所在。随后张教授以江西的地名“岌”为例介绍地名与方言的现象。又从香港新界有大刀屴、北大刀屴(陈正清《香港地图册》)来讲述香港人对地名的认知,即是香港人都不知道这个地名,当然也谈不上它的读音。最后张惠英教授讲述自己从长沙去湘潭的故事,发现蒙古的敖包和湖南的土地庙非常相似。总之,研究地名,有必要从方言的角度加以推敲,那样,深度、广度就完全不同了,所以要学点方言、民俗,要学点文明历史。
讲座的尾声,老师和同学们对此次讲座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解,张惠英教授也都一一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同学们也因此对方言和地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人文学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