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我院在中德联合研究院报告厅举办了南昌大学研究生博学论坛食品学院分论坛。本次论坛邀请了食品学院优秀学生代表彭盛峰、黄福青,分别作了题为“pH-driven method: a new method to load lipophilic polyphenols into food delivery system”(pH驱动法:将亲脂性多酚加入食品输送系统的新方法)与“肠球菌的益生和致病性研究”的报告。付桂明教授和助理研究员郑溜丰老师作为嘉宾进行了点评,食品学院学生积极参与。
彭盛峰同学在刘伟教授的指导下,主要从事食品运载体系的构建及多酚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他介绍了pH驱动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的方法,详细阐述并比较了姜黄素乳剂、皂苷包埋姜黄素纳米粒、槐糖脂包埋姜黄素纳米粒、生物高分子包埋姜黄素纳米粒、姜黄素与白藜芦醇和槲皮素等不同方法的包埋效果。
黄福青同学在魏华老师的指导下,从事微生物方面的研究。他介绍了肠球菌的益生性、致病性和二重性。其中屎肠球菌WEFA23通过改变肠道菌群,调节CYP7A1的表达并降低TMAO水平,从而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高脂血症;OG1RF可穿越肠道屏障和胎盘屏障,到达小鼠血液和器官;Symbioflor-1的干预可以降低OG1RF导致的流产率。他通过观察益生型、条件致病型和致病型粪肠球菌内化BeWo细胞前后,发现细胞和细菌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应的信号通路存在明显差异。
在场同学就本次讲座向两位同学提问与请教,两位同学一一解答疑惑。最后嘉宾们对两位主讲人进行了专业点评,也对两位同学提出了一些要求,并表达出高度期望。本次博学论坛让在座同学对pH驱动法、肠球菌方面有了更为清晰、全面的理解,相信对今后同学们的科研工作有很大帮助。
食品学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