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完成好“四个服务”,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我们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首要在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真正落实德育为先之基础;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真正落实人才培养之根本。
在思想认识层面要“正三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崇高理想和良好品质,知识掌握再多也无法成为优秀人才。德育是教育的基础性工程。智育抓不好,学生可能成为次品;德育抓不好,学生则可能成为危险品。如何冲破社会上享乐、拜金、功利等扭曲的价值观对高校影响甚嚣尘上的巨大压力,真正把德育为先落到实处,并与主体道德需求相结合,在当下尤为重要。越是经济大发展,离中国梦的目标越近,我们越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德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地位,谨记只有思想品德端正,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合格品,不能培养有才无德的危险品。
树立全面的大学职能观。作为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科研非常重要,论文也非常重要,但比两者更重要、更根本、更本质的还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职能,也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根本职能,如果丢掉了这一职能,大学就是研究所、对外交流文化中心、校办工厂或校办经贸公司,无疑是忙了别人的三分地,荒了自家的责任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这无疑是对当前大学职能误区的一种正本清源和重大纠偏。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涉及很多方面,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第一位的,应把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各级政府、高校、全社会都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始终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确保立德树人的“主心骨”不变,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任何偏离和动摇。
在行动实践层面要通过大改变、大改革、大建设推进大格局、大动力、大保障。
通过机制的大改变形成立德树人的大格局。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体制机制变革更具基础性根本性作用。要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通过党员校长任党委副书记,增强班子成员常委意识,确保常委职能发挥,增强高校班子的党建思政工作整体合力和整体战斗力。要通过制度建设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鼓励党政干部、名师名家讲思政课,开展学术骨干和思政队伍的双向融合培养,从源头上克服教书育人两张皮问题。
通过教育的大改革激发立德树人的大动力。要改变政策环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加强大学章程建设,落实到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各项改革中。从指挥棒上推动国家表彰奖励、人才评价、高校质量评估、教师评价等机制的科学完善,把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把师德一票否决,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落实体现到高校教师职称评定、考核评价、薪酬制度各环节。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推动教学方法革新,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全面提升教师立德树人的自觉和自信。
通过队伍的大建设汇聚立德树人的大保障。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心上,担在肩上。要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以“四个统一”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改进方式方法,切实增强教师思想工作的亲和力针对性。要抓好党务思政干部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落实比例配备,突出选优配强,注重保障激励,实现教师、管理双重身份双线晋升,真正使他们有尊严、有地位、有奔头。
作者:蓝晓霞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