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成立德树人这项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当今时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工程。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开展经典研读、理论宣讲、时事政策小组、“追寻中国梦·共筑师大魂”主题教育活动等,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于日常工作中。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需求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我们正处在一个越来越凸显“责任”的时代,高度的责任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成才的核心要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坚持责任教育,需要把培育责任文化作为基础工程,推进社会环境育人,努力营造一个以尽责为荣的责任文化氛围,促进责任意识发展和团队精神形成。加强舆论环境育人,通过对身边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正面宣传,传递榜样力量,凝聚正能量。北京师范大学坚持开展责任和诚信文化主题教育、论坛和系列讲座活动,增强责任意识。学校白鸽志愿者服务团队坚持20年开展义务讲解、农村支教、爱心帮扶和绿色环保等活动,获得了社会高度赞赏,学生的责任感明显增强。
坚持实践育人,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我们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大学要立足世界科技前沿,培养能够推动知识和技术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战略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创新来源于实践,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同时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学校要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一切优秀的、有潜质的、有抱负的青年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更广阔的舞台。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学校与社会、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北京师范大学深入实施“百千万”社会实践育人工程,即“每年暑期至少组织一百支社会实践团队,每年至少有一千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每年至少有一万名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促进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