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下午17:00,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银行监管者协会青年学者李欣明,应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邀请,在智华经管楼B201会议室开展了题为“Privatization and Bank Liquidity Creation”的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邵汉华主持,学院师生积极参与,现场座无虚席。
李欣明教授基于其团队对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超4000家银行历时15年的跨国数据研究,系统探讨了银行私有化与流动性创造的内在关联及其经济逻辑。李教授指出,尽管全球范围内私有化进程因意识形态和发展阶段差异而呈现出多样化路径,但其核心始终是围绕推动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展开。研究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后,银行私有化趋势在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等地显著发展,但相关学术研究仍存在空白。针对这一研究缺口,李教授团队首次从跨国视角检验了私有化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果表明私有化通过提升银行效率、减少软预算约束依赖,显著增加了流动性创造,且未伴随风险的大幅上升。此外,制度质量、监管强度和市场竞争环境在其中发挥了重要调节作用。
互动交流环节中,学院师生围绕研究核心议题踊跃提问,李教授针对“国有化是否会收紧银行流动性创造”这一问题,指出国有化可能因隐性担保形成风险敞口,但危机时期政府注资也可能稳定流动性,具体效应需结合制度环境分析;谈及在“中小银行私有化差异化表现”,他结合地方银行案例生动阐释相较于大型银行,小型银行私有化后灵活性更高,但需在风险容忍度与监管框架间寻求平衡。
总结环节,邢凯副教授高度评价了李教授的学术研究,指出李教授以微观银行数据为基础,结合制度背景差异的比较分析,为理解私有化改革提供了新视角。并强调研究中关于“软预算约束对银行行为的影响”及“危机时期公私所有制效应动态变化”的讨论,与中国银行业改革实践紧密相关,值得进一步结合本土案例深入探讨。
本次讲座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关怀,不仅呈现了国际前沿的银行治理研究,更通过跨国比较为中国银行业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各位师生受益匪浅。
编辑:宋思瑶
摄影:杨衍昊 宋思瑶
审核:黄定成石唯康张风宝
领导审核:闫焕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