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较与借鉴
台湾的学术会风格值得借鉴
发布时间:2014-12-13  来源:  《生活新报》    浏览:

    从2月23日开始,笔者到台湾作学术交流,在讲课之余参加了几场学术研讨会,感到其中有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与谈人”准备充分。台湾的学术会议每单元除了“报告人”作主题发言,都安排有“与谈人”与谈,之后再有讨论和提问。他们的“与谈人”大体相当于我们的评论人,但有一个重大差别,那就是我们的评论人都是临场发挥,事先并没有很好地准备;他们的“与谈人”是事先仔细阅读了报告人论文的,有的还写了书面发言稿。作为这一制度的配套措施,要求论文提供者必须提早一段时间把论文提交到组委会,以便发送给“与谈人”。

  由于“与谈人”事先有准备,并且所选“与谈人”都是对“报告人”要报告的主题深有研究者,所以“与谈”时往往能有的放矢、褒贬都能点到要害处,而不像我们的有些评论员,由于对要评论的主题不一定有研究,特别是事先没有准备,评论时就只好说些主题之外的客套话。我们的评论时间常常只有几分钟,他们的“与谈”时间比较长。比如,我早几天到辅仁大学参加一个“两岸刑法问题研讨会”,报告人的时间是30分钟,“与谈人”的时间为20分钟。这种“与谈”才能真正与报告人对话,并为接下来的听众讨论和提问,提供更多的视角和素材。

  二是学生当司仪和按铃。每次会议都会在主席台旁设一司仪席,担任司仪的大多是女生,有时也会男女生轮流。他们负责整个会议的议程安排和传达有关注意事项。另由学生负责在结束前5分钟按一声短铃,结束时按两声短铃,逾时每两分钟按两声短铃。这样,每个单元的主持人就只管专心主持本单元的学术报告、与谈和讨论。同时,整个会议由于有司仪客串,显得既有生气,又有条有理。另外,专人负责按铃,也可防止像国内某些会议出现的主持人“徇私情”,或者主持人忘了计时。当然,这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

  三是胸牌回收。每次会议结束,会务工作人员会站在门口,提醒每个与会者把胸牌取下放到他们面前的盒子里。有的人会把里面印有会议名称和自己名字的小纸牌拿出来留作纪念,而把塑料外套交还给会务组,以便下次会议时再用。这个细节令我感慨不已,想起自己多次参加内地举办的会议,早先还把胸牌留起来,后来越来越多,每次一开完会回到家就把胸牌扔在垃圾桶里,想来造成多大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建议内地也实行会议胸牌回收制度,除非个别人想留作纪念,为绝大多数回头就扔的与会者提供一个交还胸牌的机会。现在会议多多,别小看这一小小的塑料胸牌,一扔一收之间,可是事关环保的大事。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

版权所有©2011 南昌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联系电话:0791-83969346 传真:0791-83969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