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灵驿站
朋友圈里的孤独客
发布时间:2017-04-18  来源:  南昌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浏览:

    “身边没有亲人,心里没有爱人,下了班连同事也没了。能聊以慰藉的,只剩这么多年攒下的几个朋友,几个期望他们不太忙的朋友。”难以置信,这是一个年轻人说出来的话。不管是发达的欧美国家,还是崛起中的中国,孤独似乎成了全球年轻人的流行病,本应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得孤寂、独来独往。
  独居青年人数激增
  在广州工作的小雷刚买了房,自己一个人住。家里布置简单,连电视都没有。对比之前与人合租的日子,小雷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新家虽属于自己,但更像一个旅馆。她的碗筷、枕头、椅子都是双份,“显得有人气”。虽说有几个同学、朋友在广州,但平时还是习惯一个人看书、工作、休息,尽量不与他人产生关系。小雷也深知应多与人交流,但就是没动力。即便她下决心找朋友聚会,却发现“每个人都忙,大家没什么时间”。
  如今,有一群像小雷这样的年轻人,大多在20~35岁之间,远离家乡,来到大城市打拼。他们或合租,或独居,下班回到空荡荡的家,饭都懒得做;水果一次只买几个,买多就怕坏了;家里没有电视,天天和手机“相依为命”;忘带钥匙、穿着睡衣在寒风中等开锁匠的心酸故事时常发生;周末午睡,傍晚醒来,看着缓缓下沉的夕阳,感觉被全世界抛弃;身边朋友不多,即便同城也难得见上一面;遇到难事,翻遍电话簿、微信,也没有能开口求助的人。“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是这些孤独年轻人的现实写照。这种孤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一个人,而是坐拥成百上千人的“朋友圈”,却难找交心挚友,自己又缺乏交际的动力。
  中青年群体深陷“孤独潮”,是全球性问题。预计2020年,全球将新增4800万独居家庭。有调查指出,中国20~39岁的独居者目前已接近2000万人。美国学者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中提到,美国有3100万人独自生活,年轻女性是主体。
  英国一项超5000人的最新调查显示,18%的受访者表示大部分时间都很孤独,这一数据在16~24岁的青年人群中为32%,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仅为11%;大约13%的成年人没有亲密朋友,与2015年相比,数据上升近1/3。另一项调查发现,5%的年轻人从未有过爱的感受,1/8的年轻人竟然一个朋友都没有。有分析称,年轻人的“社会隔离水平”不断加大,在交友上存在很大的困难。
  社交媒体是一大元凶
  青年一代为何陷入喧嚣繁华中的“孤寂”?社交网络制造虚假繁荣。有英国心理专家称,过去10年间,社交媒体的过度发达让年轻人的行为和心态发生巨变,虚拟社交逐渐替代现实朋友。从小在实践中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对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养成至关重要。但如今的小孩都早早抱着手机、平板电脑,青少年更是普遍沉迷社交媒体和游戏。友谊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共同的经历和体验上,面对面的接触不能被替代。社交网络造成“我正与他人联系”的假象,满足了与人沟通的需求,但无法实现真实的关怀。
  不愿付出时间、精力和真心。城市大、节奏快、人心浮躁使得工作和家庭接管了生活的全部,朋友变成了短平快的“点赞之交”。但是,建立和维系友情并不容易,需要耗费大量情感、物质和时间成本。这让我们陷入尴尬的境地:微信上有1000个好友,现实生活中却找不到一个能关心你的人。
  当代青年更注重自我感受。个人主义思潮和城市化高速增长,集体主义思想逐渐削弱。过去的乡土社会是集体主义的,城市生活是个人主义的。后者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同个人自身的心理状况以及独特的自我。集体主义的削弱意味着“服从、奉献、社会归属感、区域划分感”的降低。
  社会关系对我们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孤寂的青年寻不到根、找不到家、得不到归属感,被孤独、沮丧、悲观包围,成为“都市里的孤岛”,缺乏对生活、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在一天工作后,他们只能将自己隐藏在网络世界里来掩饰孤寂,却陷入恶性循环。孤独的人普遍血压偏高,免疫力降低,影响睡眠模式、注意力和逻辑推理等身体机能,有更高的几率罹患老年痴呆。因此,孤独青年的悲喜不容小觑。
  在孤独中修行
  美国自然主义者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独居,与当今青年对互联网信息高度依赖的独居不同。他是想去体验真实的生命,不愿被繁杂的世界打扰到自己的生命体验。可见,独居并非问题的关键。独自一人也能抛开孤寂,寻找到与自己同一精神层面的朋友和社交,在独居中修行。关键要有积极的信念和行动。有研究表明,独自生活的人对亲人朋友的感受更敏感和关注,在社交中付出更多努力,和亲人朋友的联系反而更多。
  建议中青年群体,第一,让电子设备和社交媒体休息一下,约上一两个好友,到公园走走,和他们面对面交流。此后慢慢地多走出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社交圈。积极参与兴趣、公益导向的社会活动,比如志愿者队、“彩虹跑团”等,从丰富的社会活动中充实自己。第二,不要给自己贴标签。近来,“空巢青年”、“独居青年”等词语的流行让很多人深感认同。但这种负能量的标签会形成心理固化,不知不觉中去践行,进而陷入真正的孤独和迷茫中。第三,决定孤独感的并非人际交往的数量,而是质量。找到适合自己的挚友,以及生活方式、精神寄托。有兴致时与好友会面,一个人时自得其乐,不必牺牲自由去迁就别人。第四,不必过分排斥社交网络。不妨让网络成为与故乡和父母连接的一条线,维系亲情的温度。
  国家和社会要帮助年轻人找到纾解不良情绪的出口。鼓励发展以兴趣、公益取向为主的社会组织,搭建交际平台;加大财政投入,平衡区域发展,多兴建适合年轻人居住的青年公寓、廉租房、公租房等;避免标签化、妖魔化对待某个群体,不要以偏概全,任由非理性思考蔓延。企业单位要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建立兴趣小组,组织踏青、旅游等活动,促进大家相互了解。部门内部也可通过聚餐、唱歌等活动,促进非工作人际交往,减少职工的消极情绪,增加团队凝聚力。商家可以创新推出适合独居者的衣食住行用品和模式,帮助他们提升生活品质。
  《生命时报》( 2017年03月31日 01 版)

版权所有©2011 南昌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联系电话:0791-83969346 传真:0791-83969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