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在时代的新闻天幕上,有四个字让国人的心为之伤痛:学术腐败。
在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学术腐败也是热议话题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来与学术腐败发生关联的,有著名高等学府的领导,有学术地位崇高的院士,有被寄予厚望的青年俊杰,有不可理喻的手段,有数额相当不小的经费,也有格局低下的各色交易……
学术腐败,危害烈而深,堪称“腹心之疾”。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孙庆聚,谈此声音沉痛:“学术腐败,犹如酸雨,淋到的绝不仅仅是学术圈,其危害几乎渗透、辐射到各领域,吞噬的是学术生机、人文创造力、社会正能量,直至影响中国的持续健康发展。”
有人甚至哀叹,学术腐败正在把国家的未来带入黑洞!
但同时,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对治好这个“腹心之疾”抱有信心,并为之不懈努力。
这些言行,触动了众人思考的神经,也引出了深深的追问:学术腐败,如何防治?
扭曲的绝不仅是“学术圈”
何为学术腐败?主要是指利用学术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它是在相当宽泛意义上,就学术文化界和高等教育界存在的学风问题与学术弊端而言的。具体体现在利用学术资源谋取非正当利益或者利用不正当资源谋取学术利益,如权学交易、钱学交易、学色交易等。
近些年来,学术腐败事件可谓形式多样、纷至沓来。
——副校长黄庆学术造假事件(西南交通大学),杨杰院长“终身教授”身份问题(同济大学),刘辉伪造论文事件(清华大学),王铭铭教授抄袭事件(北京大学)……
——有的官员,几乎很少进课堂、很少动笔,甚至无需论文答辩,“如入无人之境”地拿到了硕士、博士学位。
——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不断深化,学术腐败的手段呈现更加新奇的趋势。比如,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搜索”等功能的日渐完善、“打假网站”的持续兴起,简单抄袭很容易“露馅”,因此部分“专家”把“剽窃”对象瞄准了海外,即把海外公开发表的外文著作翻译成中文,直接转换成自己的成果在国内出版。
……
学术腐败手法的“与时俱进”,值得警醒。更值得警醒的是,要充分认识学术腐败的危害。当下,不少相关事件不了了之,与这种认识的“短视”不无关系。
学术腐败的危害,最直接的是导致抄袭成风、学术成果含金量低,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部分是低层次的循环甚至是“空转”。往深层看,它不仅造成极大不公正,更压制、窒息科技创新、民族创造性。
海量网友对此有高度共识:学术腐败直接影响一代人、几代人的做人准则,其危害不亚于一些贪污腐败。
即使是一些学术腐败“受益者”,也向记者坦言:“这容易摧毁许多宝贵东西,比如信仰。”
机制与道德的双重“塌陷”
知识精英,应该也必须是学识智慧的结晶,是文明的名片与火车头,是道德和美好生活方式的合成影像。
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中国知识精英的形象与此有渐行渐远之感。
可以说,学术腐败是造成这种遗憾的主因。那么,学术腐败的成因是什么呢?
不少人认为,社会上的腐败,特别是主管科研、学术和教育的政府部门和官员中存在的腐败,是学术腐败存在、扩展的外部原因。
在中国现行体制下,绝大多数科研单位和学校都是公办的,都受到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都无法摆脱掌握权力和经费的主管者的影响。一旦这些部门和人员出现腐败,企图用权力和金钱换取学术成果、学术地位或学术声誉,一般是难以拒绝的。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如是说。
被评为人民论坛2013年度十大思想人物的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在与记者交流时强调,学术腐败的根本成因是由上而下的集权式行政管理模式。“学术圈”的资金支持、人事任免、审查评估监督等,都为教育上级主管部门所集权,累积形成学术行政化、学界官场化。
谈及学术腐败的主要原因,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认为,这有点像追求GDP一样,我们太过于追求单项指标,所以让老师们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让他们觉得好像要通过非正常的手段去获取他们想获取的东西。
当然,还有不少学者反思,自身素质弱化,无法抵御各种“非分之福”的诱惑,毕竟是学术腐败现象滋生的重要原因。这也是知识精英最受诟病的地方。
制度和机制的缺陷,既使其规范和引领作用弱化,也使学术腐败的成本偏低。
道德的失范,则成为学术腐败产生的催化剂、加速器。
体制、法律和道德三管齐下
还学术圈以清新和生机,防治学术腐败,必须体制、法律和道德三管齐下。
体制具有基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作用。建立健全科学的学术体制,既是解决当下诸多问题的呼唤,更是创建美好学术未来的必须。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37名科技界政协委员联名对学术体制提出了具体建议,今天看来依然“不过时”——从根本的选拔制度入手,解决官本位思想的问题,为管理型人才与科研型人才设计不同的人才培养渠道与选拔标准,不要以提拔为行政官员作为对人才的奖励;在教学科研上充分发挥教授、科学家的主导作用,在教学、科研资源分配方面,特别是科研经费的配置上,应由专家教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决定;提高在一线从事科研教学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待遇,将科研、教学人员的待遇与行政职务、级别脱钩,建立适用于科研、教学人员的待遇体系等。
在公方彬提出的观点里,有两个关键词:评价体系,官本位。他认为,从根本上解决学术腐败问题,需要从制度与利益分配调节上“动手术”,“官本位”的社会里,文化、科技创造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彰显,直白地说名利始终向“官”聚集;只有实现价值取向上官员、学者、企业家“三驾马车”,实现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各人按照自身的爱好、特点、能力,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才能真正解决包括学术腐败在内的问题,文化科技创造的真正繁荣才能到来。
从法律层面来讲,着力点在于构建比较科学完整的“法网”和高扬“惩处之剑”。法律界资深人士认为,目前,指向学术腐败的法律上存在“疏”“软”的问题。因此,一方面应该严格执行现有法律规定;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法律性规定,包括学术腐败的界定、界定的专门机构、惩治的机制机构、惩治依据、惩治方式、惩治力度等内容。
据悉,美国卫生部下面有科研诚信办公室,专门接受社会举报,并及时开展调查,每年处理10起左右案件。处理时,把真名实姓公布出来,并给予处罚。这个处罚是非常严厉的,比如禁止相关人员几年申请国家的科研经费。政府有时候还会对被处理人员提起诉讼,由于造假提起诉讼情节严重甚至是会判刑的。这显然具有借鉴意义。
学术道德的弘扬,漫长而难以短期见到显效,却非常重要。在对两院院士的一次调查中显示,61.29%的院士认为我国目前学术道德形势比较严峻,16.13%的院士认为非常严峻。对于规范学术行为、净化学术环境最应采取的举措,74.19%的院士认为在科技工作者的成长阶段就要加强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南开大学纪委书记张式琪表示,要把大力加强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新形势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惩治并重原则,维护学术诚信,发挥高校纪委为教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要深入开展科研诚信宣传教育,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并强化对科研活动和科研管理主要环节的监督。
解决学术腐败问题,用“术”则“术”易尽,还需“道”“术”兼用。因此,防治这个“腹心之疾”需要科学的理念和举措,需要对国家进步的强烈感情,需要对构建共同美好精神家园的诚意。
来源:【思政教育-科学道德】
如何防治学术腐败这个“腹心之疾”
多年以来,在时代的新闻天幕上,有四个字让国人的心为之伤痛:学术腐败。
在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学术腐败也是热议话题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来与学术腐败发生关联的,有著名高等学府的领导,有学术地位崇高的院士,有被寄予厚望的青年俊杰,有不可理喻的手段,有数额相当不小的经费,也有格局低下的各色交易……
学术腐败,危害烈而深,堪称“腹心之疾”。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孙庆聚,谈此声音沉痛:“学术腐败,犹如酸雨,淋到的绝不仅仅是学术圈,其危害几乎渗透、辐射到各领域,吞噬的是学术生机、人文创造力、社会正能量,直至影响中国的持续健康发展。”
有人甚至哀叹,学术腐败正在把国家的未来带入黑洞!
但同时,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对治好这个“腹心之疾”抱有信心,并为之不懈努力。
这些言行,触动了众人思考的神经,也引出了深深的追问:学术腐败,如何防治?
扭曲的绝不仅是“学术圈”
何为学术腐败?主要是指利用学术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它是在相当宽泛意义上,就学术文化界和高等教育界存在的学风问题与学术弊端而言的。具体体现在利用学术资源谋取非正当利益或者利用不正当资源谋取学术利益,如权学交易、钱学交易、学色交易等。
近些年来,学术腐败事件可谓形式多样、纷至沓来。
——副校长黄庆学术造假事件(西南交通大学),杨杰院长“终身教授”身份问题(同济大学),刘辉伪造论文事件(清华大学),王铭铭教授抄袭事件(北京大学)……
——有的官员,几乎很少进课堂、很少动笔,甚至无需论文答辩,“如入无人之境”地拿到了硕士、博士学位。
——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不断深化,学术腐败的手段呈现更加新奇的趋势。比如,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搜索”等功能的日渐完善、“打假网站”的持续兴起,简单抄袭很容易“露馅”,因此部分“专家”把“剽窃”对象瞄准了海外,即把海外公开发表的外文著作翻译成中文,直接转换成自己的成果在国内出版。
……
学术腐败手法的“与时俱进”,值得警醒。更值得警醒的是,要充分认识学术腐败的危害。当下,不少相关事件不了了之,与这种认识的“短视”不无关系。
学术腐败的危害,最直接的是导致抄袭成风、学术成果含金量低,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大部分是低层次的循环甚至是“空转”。往深层看,它不仅造成极大不公正,更压制、窒息科技创新、民族创造性。
海量网友对此有高度共识:学术腐败直接影响一代人、几代人的做人准则,其危害不亚于一些贪污腐败。
即使是一些学术腐败“受益者”,也向记者坦言:“这容易摧毁许多宝贵东西,比如信仰。”
机制与道德的双重“塌陷”
知识精英,应该也必须是学识智慧的结晶,是文明的名片与火车头,是道德和美好生活方式的合成影像。
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中国知识精英的形象与此有渐行渐远之感。
可以说,学术腐败是造成这种遗憾的主因。那么,学术腐败的成因是什么呢?
不少人认为,社会上的腐败,特别是主管科研、学术和教育的政府部门和官员中存在的腐败,是学术腐败存在、扩展的外部原因。
在中国现行体制下,绝大多数科研单位和学校都是公办的,都受到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都无法摆脱掌握权力和经费的主管者的影响。一旦这些部门和人员出现腐败,企图用权力和金钱换取学术成果、学术地位或学术声誉,一般是难以拒绝的。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如是说。
被评为人民论坛2013年度十大思想人物的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在与记者交流时强调,学术腐败的根本成因是由上而下的集权式行政管理模式。“学术圈”的资金支持、人事任免、审查评估监督等,都为教育上级主管部门所集权,累积形成学术行政化、学界官场化。
谈及学术腐败的主要原因,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认为,这有点像追求GDP一样,我们太过于追求单项指标,所以让老师们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让他们觉得好像要通过非正常的手段去获取他们想获取的东西。
当然,还有不少学者反思,自身素质弱化,无法抵御各种“非分之福”的诱惑,毕竟是学术腐败现象滋生的重要原因。这也是知识精英最受诟病的地方。
制度和机制的缺陷,既使其规范和引领作用弱化,也使学术腐败的成本偏低。
道德的失范,则成为学术腐败产生的催化剂、加速器。
体制、法律和道德三管齐下
还学术圈以清新和生机,防治学术腐败,必须体制、法律和道德三管齐下。
体制具有基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作用。建立健全科学的学术体制,既是解决当下诸多问题的呼唤,更是创建美好学术未来的必须。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37名科技界政协委员联名对学术体制提出了具体建议,今天看来依然“不过时”——从根本的选拔制度入手,解决官本位思想的问题,为管理型人才与科研型人才设计不同的人才培养渠道与选拔标准,不要以提拔为行政官员作为对人才的奖励;在教学科研上充分发挥教授、科学家的主导作用,在教学、科研资源分配方面,特别是科研经费的配置上,应由专家教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决定;提高在一线从事科研教学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的待遇,将科研、教学人员的待遇与行政职务、级别脱钩,建立适用于科研、教学人员的待遇体系等。
在公方彬提出的观点里,有两个关键词:评价体系,官本位。他认为,从根本上解决学术腐败问题,需要从制度与利益分配调节上“动手术”,“官本位”的社会里,文化、科技创造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彰显,直白地说名利始终向“官”聚集;只有实现价值取向上官员、学者、企业家“三驾马车”,实现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各人按照自身的爱好、特点、能力,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才能真正解决包括学术腐败在内的问题,文化科技创造的真正繁荣才能到来。
从法律层面来讲,着力点在于构建比较科学完整的“法网”和高扬“惩处之剑”。法律界资深人士认为,目前,指向学术腐败的法律上存在“疏”“软”的问题。因此,一方面应该严格执行现有法律规定;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法律性规定,包括学术腐败的界定、界定的专门机构、惩治的机制机构、惩治依据、惩治方式、惩治力度等内容。
据悉,美国卫生部下面有科研诚信办公室,专门接受社会举报,并及时开展调查,每年处理10起左右案件。处理时,把真名实姓公布出来,并给予处罚。这个处罚是非常严厉的,比如禁止相关人员几年申请国家的科研经费。政府有时候还会对被处理人员提起诉讼,由于造假提起诉讼情节严重甚至是会判刑的。这显然具有借鉴意义。
学术道德的弘扬,漫长而难以短期见到显效,却非常重要。在对两院院士的一次调查中显示,61.29%的院士认为我国目前学术道德形势比较严峻,16.13%的院士认为非常严峻。对于规范学术行为、净化学术环境最应采取的举措,74.19%的院士认为在科技工作者的成长阶段就要加强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南开大学纪委书记张式琪表示,要把大力加强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新形势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惩治并重原则,维护学术诚信,发挥高校纪委为教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要深入开展科研诚信宣传教育,加强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并强化对科研活动和科研管理主要环节的监督。
解决学术腐败问题,用“术”则“术”易尽,还需“道”“术”兼用。因此,防治这个“腹心之疾”需要科学的理念和举措,需要对国家进步的强烈感情,需要对构建共同美好精神家园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