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系风采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构筑新时代的主流叙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故事
发布时间:2021-11-24  来源:      浏览:

20211123增强新闻传播学子对当前融媒体时代新闻事业的理解和把握我院开设构筑新时代的主流叙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这一主题课程,以人民日报、中国记者杂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生动案例为我院学子讲述了一堂精彩的主题课程,让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更好地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新闻工作党性原则

践行“四力”,向年轻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故事——从人民日报建党百年主题mv《少年》说起

人民日报建党百年主题mv《少年》将网络热门歌曲少年进行了创新的演绎,注入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成长、奋斗、成就等全新内涵。同时紧密围绕两会期间报道主题,将建党百年主题和十四五报道相结合,从而获得网友特别是年轻的网友广泛的好评。

最后曹磊表示要想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应主要围绕三方面做好工作。第一是准确的传递历史事实。第二是驾驭情感,生动的讲述故事。第三是巧妙的划分圈层,对目标受众有清晰的认知。最后落笔于编辑记者的比例,在文字表达上入木三分,增强比例。

构筑新时代的“主流叙述”——从任仲平文章看大型政论的写作与创新

是谁?人民日报评论部的张铁表示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简写,它既可以看成是一个集体的笔名,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大型的政论品牌,第一次在人民日报亮相是1993年,宣告了一种新的有独特文体特征的文章的出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题材、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最后张铁表示所改变的不只是刻板的语态和固定的表达,更是党报评论工作者认识的递进,思想的升华。

好新闻的样子——首发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获奖作品的特点

中国记者杂志执行总编辑新华社十佳编辑张维彦这样解释“好新闻”一、好新闻来自基层一线,脚底板底下出新闻。二、好新闻要体现真实的力量,要呈现真正能深入人心的报道。三、好新闻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挖掘先进经验,推动社会进步。

随后张维彦还提到我们应打开世界视野,以历史意识体现中国特色,以问题意识对接现实国情,根据红色政党文化传统,对接现代文明价值,考量当代民众诉求,用丰富清晰的逻辑层次,用认识问题新的方法增强文章的说服能力,从而实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作用。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总导演闫东的创作之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导演严冬和他的的团队近600人,在184天内完成了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作,这部片子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展现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

严冬还提到创作目标是节目播出后受到广大青少年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因此《敢日月换新天》围绕着正片创作了大批层次丰富、内容多彩、具有原创的融媒体产品。最后他表示在收获感动、感慨、感悟的同时,激发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通过本次学习之后,同学们了解到,作为未来新闻工作者,我们要通过媒体融合创新表达方式和产品形式,让故事更加鲜活,让画面更为生动,让形式更富于感染力,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版权所有©2011 南昌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联系电话:0791-83969346 传真:0791-83969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