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2日—2017年9月24日,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13名党员,赴井冈山进行了为期3天的“遇见井冈山,重走红军路”青年党员革命教育活动。
党员同志们先后参观了革命烈士陵园、红军洞、茨坪镇毛泽东故居、红军医院、黄洋界哨口等革命旧址,在一幕幕还原的旧景与一幅幅宣传画中,与遥远时空中的英雄们对话。
在革命烈士陵园,一种静穆的情愫在空中慢慢渗透,一股崇敬之情在心间悠然而生。井冈山战斗期间共有四万八千余人牺牲,但是园内只记录下了一万五千多位烈士的名字。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没有留下姓名。遥想当年,多少革命烈士无畏无惧投身革命浪潮,在残酷的战争中不怕牺牲,即使是牺牲了也没留下名字。任何一场革命的胜利注定是由千千万万无名英雄共同铸造的。虽然无法名垂千古,却也值得后人深深地敬仰。
走进毛泽东故居,参观毛泽东、朱德、王佐等人住房,只能用“简单、质朴”来形容。在现存的一面当时的墙壁上,遍布弹痕、伤痕累累......足以见当时战况的惨烈。
但毛泽东同志却认为,能住当时那样的房子,也是一种幸福。而今天能过上如此幸福和平的生活,却是那一代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才实现的。
在井冈山斗争全景画声光电演示馆,以全景画和高科技元素展现了井冈山斗争等系列重大事件,将美丽的井冈山风景与英勇的革命战士融为一体,在光电与画面交相辉映中仿佛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热血沸腾的岁月。黄洋界保卫战、井冈山会师、龙源口大捷等历史画面在光电演示管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些历史足迹让在场的年青党员更加明晰当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及革命先辈的无畏英勇。
参观小井红军医院,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的小房间。走进这些小房间,桌上摆放着当时的药品,都是些从山里采摘下来的中草药,一张张病床,就是在地面上铺了一层木板,铺上一层布,十分简陋。据了解,曾今有一位负伤的红军领导把当时有限的药品让给了自己的战士,以致伤口感染,最后只能截肢。要知道在当时贫瘠的医疗条件下,没有麻醉药,也没有工具,只能用老乡家里的木锯来截肢,整个手术历时9个小时。这位红军领导硬生生的挺过来了。据介绍,小井红军医院是红军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红军医院。
红军战士身上的这种坚强、勇敢的精神深深震撼了在场的年青党员,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年青党员,也必将继承红军战士身上不怕吃苦、不畏艰辛的红色精神。
在此次重走红军路,缅怀革命先烈,铭记红色历史的行程中,全体党员一致认为要弘扬井冈山精神,就要像革命前辈那样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铭记“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恪尽职守,埋头苦干,争创佳绩。
恰逢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全体党员更应该学习井冈山精神,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争做青年马克思主义追随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公共管理学院党支部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