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系风采
【青苗计划】学习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明 --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党支部调研南昌非遗文化
发布时间:2023-04-19  来源: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的战略部署,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明确要求,4月17日下午,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学生代表前往南昌市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非遗匠心馆展开实地调研,此次活动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传承情况,另一方面也让青年学生更好的了解传统工艺,更加深刻的领会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不断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进而增强文化自信自强。

历史·意义

江西省共有8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馆内涵盖绘染布画、木雕、鱼拓、竹雕、绳编、石雕、豫章刻瓷、茶艺等数十种非遗。其中,

万家绘染布画传承人赵老师向我们介绍:南昌市的绘染布画距今有300年悠久历史,与刺绣或传统绘画不同,绘染布画是手工用染料在纺织物上画出各类花纹,载体可为绫罗绸缎也可为粗布麻衣,染料可用金石矿材也能用锅底灰或者植物汁水制作,是织物纹样染色的一种最古老、最原始的绘染装饰方法。

工作人员介绍作品与奖项

传承·经济

调研发现,百分之八十的从业者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非遗馆中参观询问的年轻人很多,但都是出于好奇,购买的并不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购买的多是外地人,本地人对此不太感兴趣。”木雕传承人胡老师说年少时就喜爱木雕艺术,后来拜师学成木雕艺术,最终独成一派。虽然胡老师热爱这种非遗文化,但是他也告诉我们当今社会靠这样非遗养活不了家庭,所以年轻人都不学。”除此之外,从其他传承人那里也同样了解到:“做非遗文化的传承其实赚不到钱”。

绳编工艺品

合作·创新

非遗馆工作人强调:“传统文化要时时创新,要与时代同行,要让年轻人了解、喜爱,并且不能仅仅坐在店里死等,要利用互联网将传统文化搞活,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国家这些优秀手艺。”非遗馆内许多传统的工艺品在与时俱进,例如雕刻艺术会制作年轻人喜欢的物件,绘染艺术在制作在款式新颖的衣物上等。同时,在创新过程中也要以合作共进的态度实现非遗文化的新发展。

绘染布画与鱼拓实现联动,将一幅鱼拓作品印在绘染布料上

非遗传承人身上不仅具有学习传统文化、传承民族艺术的优秀品质,同时还具有不断创新的品质,他们这种坚持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她所坚守的文化传承值得我们深入了解。支部同学表示,这是第一次近距离的了解传统手工艺,学习传统手工艺,但是如何平衡匠心人传承与经济生活之间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学习传承传统文化应该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去传承非遗文化。


版权所有©2011 南昌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联系电话:0791-83969346 传真:0791-83969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