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系风采
南昌大学第15届“前湖研讲”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南小研”微讲堂(第185期):人生是旷野——在探索中寻找无限可能
发布时间:2025-04-29  来源:      浏览: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教育振兴战略,传递教育温暖力量。2025年4月27日,由南昌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南昌大学研究生会主办,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南昌大学“前湖研讲”第十五届“南小研”微讲堂(第185期)在前湖校区文法楼A201报告厅圆满举行。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马亚妮以“人生是旷野:在探索中寻找无限可能”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分享。南昌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代表共39人参加。

本次微讲堂首先由主持人崔馨云致开场辞:“在追求知识与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支教经历总能带来独特且宝贵的收获。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滋养与自我的重塑。”

接下来,马亚妮围绕“在边陲支教,做精神旷野的守望者”“在组织星河,做学生工作的领航员”“在学海征途,做知识矿脉的勘探者”三个主题进行分享。马亚妮介绍了她三段不同的人生体验和心得感悟。首先,她分享了前往云南省保山市支教的经历。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她与淳朴天真的孩子们朝夕相处,感触颇深。其次,围绕作为学生工作者的经历,她着重分享了作为导演和策划者参与到学生活动的组织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最后,对于研究生学业规划,她认为同学们必须想清楚“是否要继续读博”“未来要找什么样的工作”这两个关键问题。她结合自身经历详细分享了在这两个问题上的思考体会,为同学们提供了研究生生涯规划的有益参考。

讲座尾声,马亚妮与现场同学进行互动。在场同学就偏远地区支教的安全顾虑提出疑问,马亚妮结合实地经历现身说法、悉心解答,鼓励同学们放心、积极地参与到偏远地区支教事业中来。

讲座结束,主持人进行总结展望。支教的意义远超知识传授,它是对教育公平的践行,亦是青年自我价值的升华;学生工作锤炼了组织力与领导力;清晰的学业规划则为未来发展锚定方向。展望未来,主持人呼吁更多同学以行动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乡村振兴与教育公益事业,在实践与探索中拓宽人生边界。

此次“南小研”微讲堂以思想碰撞与实践启迪为纽带,为青年学子搭建起人生规划的立体坐标系。马亚妮扎根边疆的支教实践、深耕学生工作的成长叙事以及求学路上的深度思考,启迪同学们在时代命题与个人价值的交汇处校准方向,于多元路径中明晰奋斗坐标。

供稿:谢陈润泽 张世回 李心怡 双祖艳

摄影:胡军涛

版权所有©2011 南昌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联系电话:0791-83969346 传真:0791-83969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