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下午,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博士生导师彭刚教授,应南昌大学社科处、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共同邀请,在智华经管楼C421开展了题为“中国省级相对贫困群体标准界定、规模测算与治理进路”的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统计与数据科学系主任赵雪艳主持,吸引了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共40余人参加。
讲座中,彭刚教授系统梳理了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对贫困的概念特征、贫困的测量方法以及中国贫困治理实践进行了深入剖析,强调要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以促进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随后,彭刚教授探讨了收入数据调整和城乡价格的差异测算,详解数据缺失时的收入分布拟合方法—还原法和参数分布法。其研究显示,收入增长显著降低了城乡相对贫困群体比重,农村增长效应更突出,城乡结构效应均为正,但城镇结构效应远低于农村。
最后,对于中国相对贫困问题的治理,彭刚教授着重强调需持续巩固相对贫困群体收入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分配格局。针对收入结构恶化引发的贫困规模扩张风险,应充分结合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手段进行双重调节。
本次讲座为同学们系统梳理了中国相对贫困问题的研究框架,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相对贫困的标准界定方法、规模测算技术和治理路径选择,拓展了同学们在贫困研究领域的学术视野,更为统计学专业学生未来开展相关领域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饶超中
摄影:饶超中
审核:黄定成 石唯康 张风宝 宋思瑶
领导审核:闫焕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