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单位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培养单位风采 / 正文

香樟研行 |“号脉堤坝服役状态、诊治工程安全隐患”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十三)

发布日期:2025-08-20 浏览量:

南昌大学工程建设学院“号脉堤坝服役状态、诊治工程安全隐患”实践队,在南昌大学徐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上高县马岗水库开展防洪演练。大坝,宛如大地的脊梁,默默承载着防洪、发电、供水等重任,维系着一方百姓的安宁与社会的发展。而“堤脉诊护”,正是对大坝安全的精心呵护,如同为这钢铁巨躯把脉问诊,及时发现隐患,守护其健康运行。实践队以“号脉堤坝服役状态、诊治工程安全隐患”为口号,用专业技术为水库安全“保驾护航”。

马岗水库现场团队合照

科技赋能,精准“诊断”

大坝安全探测早已告别了“眼看、手摸、耳听” 的传统模式,高科技手段成为了“主力军”。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像仪,对坝体进行全方位航拍,能快速识别裂缝、渗漏等问题;遍布坝体的传感器实时监测位移、沉降、渗流量等数据,通过物联网传输到监控中心,一旦数据异常,系统会立即报警。

这些先进技术就像给大坝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和“神经末梢”,让工作人员能精准掌握大坝的“健康状况”,为后续的维护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实践队成员根据现有仪器设备聚焦关系大坝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坝体结构隐患与渗漏风险,注重运用高密度电法、无人机和探地雷达设备开展坝体安全探测应用研究。高密度电法凭借精准的地下电阻率探测能力,可清晰勾勒坝体内部岩溶、裂隙等隐蔽缺陷;无人机搭载高清成像系统与三维建模技术,实现坝体表面裂缝、变形的快速全景扫描;探地雷达则通过高频电磁波反射特性,精准定位坝体浅层空洞与渗漏通道,为隐患排查提供多维技术支撑。

细致排查,防患未然

马岗水库作为当地重要水利设施,承担着灌溉、防洪等多项关键任务,其堤坝安全关乎下游群众生产生活与生命财产安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水文环境变化、自然侵蚀等因素影响,堤坝可能存在隐伏渗漏、结构缺陷等安全隐患。

马岗水库俯视图

实践队作业准备

抵达现场后,实践队迅速投入工作。运用三大设备组合开展坝体“体检”:无人机先进行全域扫描锁定可疑区域,探地雷达对重点部位实施近距离精细探测,高密度电法则对深层结构进行系统性排查,精准定位隐患点位。采集的数据第一时间带回实验室,通过专业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生成报告,为大坝维护加固提供精准依据。

大坝的安全关乎千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一次成功的“堤脉诊护”,可能避免一场毁灭性的灾难。近年来,随着大坝安全探测技术的不断提升和管理的日益完善,我国大坝安全状况持续向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大坝安全探测,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让我们向那些默默守护大坝安全的工作者致敬,也共同关注大坝安全,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团队成员调试高密度电法仪器探地雷达检测

高密度电法电极布置

实践团队合照

细致排查,防患未然

“把实验室里的技术真正用到水利工程现场,才能切实感受到专业知识守护民生安全的力量。”实践队队员说道。此次探测实践让研究生们将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深度融合,既提升了实践能力,也为地方水利工程安全运维贡献了青春力量。后续,团队将对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与验证,形成详细探测报告,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维护建议,以科技之力守护水利工程安全。通过精准识别隐患、科学提出对策,“香樟研行-堤脉诊护”实践团队不仅助力提升地方防洪减灾能力,更以研究生专业力量推进新阶段水利发展,让“香樟研行”的实践成果成为守护江河安澜的坚实支撑,以青春行动书写新时代水利青年的使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