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和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号召,推动跨区域合作、服务国家公共卫生战略。近日,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香樟护康”社会实践队近期深入海南省尖峰岭、大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农村地区,开展“海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人兽共患病流行现况”专项调研活动。队员们不畏酷暑,扎根基层,运用专业知识,为摸清关键区域人兽共患病风险底数、守护人民健康与生态安全贡献青春智慧。
在学院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实践队成员们日均徒步10公里,穿梭于藤蔓密布的原始雨林,背负便携式样本冷藏箱,在坡度超60°的沟谷地带采集样本。
“汗水滴进眼睛都来不及擦,必须争分夺秒完成样本收集”,队员田艺洋说道。为捕捉晨昏时段的动物行为高峰,团队凌晨5点深入雨林,在腐殖土气息中记录蝙蝠洞穴位置;午后则顶着35℃的湿热,蹲点收集鸟类粪便样本。
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作为人类活动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交汇的前沿地带,是监测和防控人兽共患病的关键区域。此次调研实现了公共卫生学与兽医学、生态学的深度碰撞,也是“香樟护康”实践队立足国家公共卫生安全需求,瞄准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与乡村振兴健康保障痛点,开展的一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科学实践。
供稿:洪志远
摄影:田艺洋 杨奕琳
审核:吴周民 赖志强 李少阳 陈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