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系风采
筑牢安全防线,护航研究生成长——信息工程学院2025年春季安全教育
发布时间:2025-02-27  来源:      浏览:

新学期,新气象,更承载着新的期望与挑战。为了确保每一位研究生能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开启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新征程,信息工程学院特此举办“筑牢安全防线,护航研究生成长”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暨“开学第一课”教育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为大家的学术旅程保驾护航。信息工程学院始终将主题班会作为落实安全教育的关键抓手,通过“精准滴灌”式的案例教育、“多向互动”式的场景教学,将消防、交通、网络、心理健康等九大安全领域教育内容融入学生成长关键节点,以班集体为单位织密安全教育网络,确保安全意识入脑、安全责任入心、安全行动入微。

一、研究生管理基本情况

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当前共计1204人,设立了16个班级和15个学生党支部。为保障学生们学习生活的顺利开展和身心健康,建立了四支骨干管理队伍,一是2+5名专兼职辅导员管理地队伍,关心关注同学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及身心状况等,召开工作例会,研究布署有关安全稳定工作;二是建立以班委、党支部学生骨干队伍,启动学生骨干责任制,关心关注同学们的日常起居,特殊情况第一时间向导师和辅导员报告,争取尽快处理,导师和辅导员及时向书记汇报,尽量做到自下而上的迅速处理,力求将问题解决在源头;三是楼栋寝室长骨干队伍,进行学生寝室内自我管理,有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导师和辅导员;四是建立了研究生会骨干管理队伍,活跃校园文化。

二、聚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树牢底线思维

学院组织全体研究生班级召开“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各班辅导员紧扣消防、交通、网络、防诈骗、心理健康等九大安全领域,结合校园真实案例展开警示教育。通过视频展播、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重点强调电动车规范停放宿舍、实验室用电安全与消防通道管理要求,组织学生签订《实验室与宿舍安全承诺书》学习《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室、工作室安全基本守则》。针对新生入学关键节点,同步开展学术规范专题教育,解读学术不端警示案例,强化科研诚信意识。

1.png

各年级召开主题班会

三、强化隐患排查,实地走访夯实安全根基

学院党政领导牵头成立专项检查组,联合导师代表、学生骨干开展“实验室+宿舍”双线安全检查行动。实验室检查聚焦卫生、消防、用电安全等环节,现场整改隐患问题3项,建立台账限期跟踪;宿舍走访覆盖全院研究生寝室,重点排查违规电器使用、消防通道占用情况,同步宣传反邪教与心理健康知识。

2.png

学院党委书记、研究生分管领导和辅导员检查学生实验室/工作室

四、凝聚育人合力,专题会议统筹长效管理

为系统推进研究生安全教育与日常管理,学院于2月19日在信工楼A625召开新学期研究生辅导员工作会议。党委书记黄长才、副院长陈建琴及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参会,围绕意识形态安全、消防安全、反诈教育等六大核心领域进行专题部署,构建“教育-管理-服务”三维联动机制。

1.筑牢意识形态与网络安全防线

副院长陈建琴强调“规则意识是安全底线”,明确三项硬性要求:一是严禁师生“翻墙”访问境外网站,学术资源需求须通过《学术资源访问申请表》规范申报;二是全面排查宿舍、实验室及工作室的文化标语,杜绝非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三是建立网络言论动态监测机制,严禁转发不当信息。同步落实信教学生登记制度,严格区分党团员身份与宗教信仰自由边界。

2.深化消防与实验室安全管理

针对电动车安全隐患,会议明确“禁购-清退-严管”三级管控:禁止新生购买电动车,敦促二手电动车持有者限期处理,严格查处占用消防通道行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推行“双查双改”模式:要求每日安排安全卫生值日并公示值班表,严禁存放床具、遮挡观察窗;建立“学院抽查+导师巡查”机制,重点整治插线板串联、大功率电器使用等隐患,确保消防通道畅通率达100%。

3.创新反诈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结合近期刷单返利、论文买卖等新型诈骗案例,部署“情景式反诈宣传”计划,通过模拟诈骗话术解析、96110专线联动等方式提升学生防范意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双轨护航”策略:辅导员-导师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建立“重点人群预警台账”;对接校心理健康中心开通“绿色咨询通道”,实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4.规范日常管理制度执行

强化请销假流程数字化管理,要求离校实习学生在研究生教育教学系统完成登记并经导师审批,同步提交实习单位证明文件,确保人员流动可追溯。会议同步明确将安全教育工作成效纳入辅导员考核指标,构建网格化责任管理体系。

每两周一次研工例会

新学期伊始,信息工程学院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通过系统性安全教育与精准化管理服务,全面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下一步,学院将持续完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深化导师-辅导员协同育人模式,为研究生学术成长与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版权所有©2011 南昌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联系电话:0791-83969346 传真:0791-83969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