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良师益友
活动新闻
学术天地
生活常识
生涯规划
我眼中的的张国功老师
发布时间: 2014-06-05 02:15:31  文章来源:  浏览

           
  我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上一门文学理论课,课间跟教这门课的胡老师聊天。说到我是吉安遂川人,他顺口说了一句,我们系下学期有一个叫张国功的新老师来上课,好像也是你们遂川人。末了加上一句,他是个蛮好的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那时候根本想不到他以后会成为我研究生阶段的导师。
  张老师是编辑出身,之前在出版社做了十几年的编辑,在他们那个行业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业绩。突然转行来做老师,是颇令人费解的。后来仔细想想,可能是他对之前的工作还有生活方式都感到某种程度的疲倦,渴望在相对来说还算宁静的校园里寻回自己失落的精神家园。因而他是带着某种严肃的使命感来的,教书育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另一种价值。
  没记错的话,张老师回到学校教的第一批学生就是我们。那时候,每次上张老师的课,我都会带上我最厚的那本笔记本,因为他准备的课件上密密麻麻都是字。不仅字多,还有很多相关内容的链接。他就在那儿不迭地念,用带着赣南口音的普通话,念一会儿又跑回电脑前,忙着把相关链接的内容打开。链接的内容上也满满是批注,这里如何如何,那里如何如何。我们边听边记,手忙脚乱。有时候打不开链接,我们就长舒了一口气,放下笔歇会儿。下课回寝室的路上我们就开始品评这位新来的老师,一致的意见是这位张先生准备的内容还挺充分的,但有时候想呈现给我们的东西太多了。秃噜秃噜,像拖拉机在不停地耕地。还有的抱怨说今天听他的课,推荐了不少书。听第一次,这本书极好,忙不迭地记下来准备下课了去图书馆找来看。听第二次,那本书作为中文系的学生也必须看,又忙着记下来。接着,这套丛书也颇值得一看,一下就不想记了。这么多书,哪有那么多时间看?
  我那时候是班里的学习委员,课间他跟我聊天最常问的问题是班里同学习惯他的讲课方式吗,班里同学对这门课有什么建议,班里同学平时都做些什么,诸如此类。有一次,讲到胡适,我问他借一本唐德刚的《胡适口述自传》。他下次上课的时候就带了过来给我,说他家里还有一本,这本书就给我了。
  等我当了他的研究生,他就开始嫌我看书看的少。有段时间,我每个月尾定期给他发一份我这个月的阅读书目,哪怕我已经在这个单子里掺过水了,他还是觉得阅读量不够。他找我找的很勤快,自己看到什么有意思的书了,就发给我看;或者是有什么事情要我做了,也滴滴滴的在扣扣上给我留言;有时候没什么事情,也来提点我一下,要我多看书多写东西,不要把英语落下了什么的。惭愧的是,我不是一个勤快的人,很多时候都只是嗯嗯嗯的应付着。他老觉得现在的学生跟他们上大学那时候不一样,抓住机会就说现在的学生怎么这样这样,书也不看,东西也不写,不知道一天天在做什么。有时候我听着听着就想起鲁迅先生《风波》里九斤老太说的,一代不如一代,一代不如一代呀。
  张老师家里有个大大的书房,他不抽烟,不喝酒,(我了解的是这样)只喜欢看书,除了上课剩余的时间大部分可能都在书房里度过了。我有时候去他家里借书,他就抓住这个机会“教育”我,总是对我不满意。每次从他家里出来,我都觉得我接近于一无是处了。唯一一次没有这种感觉是和师姐一块去的,那时候师姐正准备写毕业论文,他的矛头正对着我师姐,我得以幸免。他聊天的时候喜欢重复,经常一个话题我听了好几遍了他还跟我讲,可以肯定这个话题他不止跟我一个人提起过。他跟学生走得比较近,是个有学生缘的老师。学生有什么事找他,他一般都是点头答应的。这跟他的性格是有关系的,热心,坦诚,有一份力出一份力。他朋友不少,提到某个地方的时候,习惯性的说,我的某某朋友在那里。我接触过的几个他的好友,都在私下跟我说他的好话。我感觉得到他们是淡如水的交情,自然也相信他们说的好话。
  有一次他带我去拜访一位老先生,他们在前面聊着,我在旁边听着。聊到叶圣陶的时候,老先生突然说,你就像叶圣陶呀,之前是做编辑、作家,现在又做了教师、学者,性情也跟他相像,比较温和。更重要的是,你跟他一样有情怀。说完哈哈大笑,我听了觉得有几分道理。
  他刚回到学校当老师的时候,我想是带了点理想来的。这样的理想,在如今日渐喧嚣的校园里,是挺容易感觉到失望的。当发现现实远没有想象中美好的时候,不知道现在的他还留有几分激情和耐心。这是我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