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工动态
南昌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青年联合宣讲活动暨朋辈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5-04-04  来源:      浏览:

为深化校际理论宣讲协同创新,推进“以评促讲,互鉴共进”的备课机制建设,4月2日晚,南昌大学“香樟博声”宣讲团与华中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研习社开展联合宣讲活动,双方宣讲团共4名讲师分别作主题宣讲。

康建东以《国礼瓷,此生只遇良人》为题,通过中国回赠埃文·凯尔国礼瓷的外交案例,阐释器物承载的和平寓意,介绍南京开展国家公祭日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深刻阐明认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呼吁同学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凝聚矢志复兴的磅礴力量。

马典以《寻路·革命·献身:恽代英的生命答卷》为题,以恽代英的生平事迹为主线,讲述恽代英同志的故事,其中“寻路”对应着恽代英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探寻,“革命”对应着恽代英同志在上海组织部废寝忘食的工作,“献身”对应着恽代英同志的壮烈牺牲,最后落脚到阐述当今华中师范大学学子对恽代英精神传承的生动实践。

许依婷以《遵义曙光映百年 精神火炬照新程》为题,围绕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展开介绍,解读了这一伟大转折的精神密码,结合新时代十年来我国的发展变化,进一步阐释遵义会议精神的当代价值。最后呼吁新时代青年不断从遵义会议的历史昭示中汲取理论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团结的力量,让遵义会议精神在青年群体中薪火相传。

白晨阳以《教育强国的时代新解——华中师范大学书写教育强国的“三大法宝”》为题,从毛泽东给华北联大师生作时事报告时第一次提出的“统一战线、游击战争、革命中心的团结”三件法宝引入,巧妙借用电影《哪吒2》中乾坤圈、山河社稷图、风火轮三个法宝,挖掘其中的教育意蕴,并形象比喻为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

在互动交流环节,双方就选题方向、课程设计和宣讲技巧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气氛活跃。华中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研习社负责人刘伟俊建议,在充分认同宣讲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宣讲,宣讲内容也需要贴近宣讲受众,同时结合受众特点,灵活调整宣讲方式。我校“香樟博声”宣讲团负责人官欣建议,在宣讲主题选取上,应当立足校史校情,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在课程设计方面,应当平衡好逻辑结构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更好做到融情于理、情深理透。

此次联合宣讲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两校宣讲团的交流合作,更激发了讲师们用青年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热情。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展望未来,“香樟博声”宣讲团成员将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加强朋辈交流,打磨优质课程,提升宣讲能力,进一步发挥理论宣讲统一思想、解疑释惑、凝心聚力的作用,激励广大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担当作为。

文字:毛颖

图片:刘文超 胡胜

版权所有©2011 南昌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联系电话:0791-83969346 传真:0791-83969338